精华宝典6
闻思精粹6
精案集锦6
金言晶珠6

你可以更慈悲 附录三:关于禅定波罗密的增补论释<偈颂二十九> A.止与观


发布时间:2019年2月17日            来源:智嘎仁波切


附录三:关于禅定波罗密的增补论释<偈颂二十九> 

 

A.止与观

摘录自札楚•阿旺•丹增之《甘露宝瓶》第二函

 

如何修止

 

(A)修止的预备条件

 

你要深深地厌倦轮回,生起强烈的出离感。你或许身处偏僻的闭关所,远离所有令人分心的事物,但除非心也进入闭关,远离所有的念头和感受,不再受到俗务的扰动,否则你无异于一头在山腰上的老犛牛。不论哪一种烦恼占了上风,你都要施以正确的对治解药:强烈的贪欲生起时,你要思量贪欲对境可恶的面向;强烈的嗔恨生起时,试着去感受更多的慈爱;迷惑愚痴生起时,你要思量轮回的缘起;忌妒生起时,你要观修自我和他人的平等;骄慢生起时,你要在心理上设身处地。

 

(B)如何修止

 

首先,怀着要带领一切有情众生获致证悟的愿望来生起菩提心。接着从事大礼拜、供养、忏悔等七支供养,并正确地采取大日如来的七支坐姿:

 

1)双腿采取金刚跏趺座,右腿盘在左腿之上。

2)双手握拳,拇指碰触无名指的根部,置于大腿靠近鼠蹊部之处,手肘应该紧靠身体两侧。(另外两种做法是:双手掌心朝上,右手放在左手之上置于大腿,手肘朝外。或双手掌心向下,放松地置于膝上。)

3)肩膀抬起,微微向前。

4)脊柱保持挺直,“如同一堆叠在一起的金币”。

5)下巴微微向喉咙的方向内收。

6)舌尖轻触上颚。

7)眼睛定定注视鼻尖前方十二指宽之处,且不眨眼。

 

如此坐着,不落入昏沉或掉举。如果能够稳定你的心,使它足够灵活,能够专注于任何对境,那么你行善的能力将更巨大。

 

 

(C)修止的三种类型:

 

a)专注于特定的对境

观修释迦牟尼佛的身相,专注于他的功德。最后,看清那个专注于释迦牟尼佛身相的心是无处可寻或无法指认的;它的本质是空虚。

 

b)专注于对治解药

为了对治在禅修期间,因为不同的心之状态生起而引发的烦恼骚乱,你必须去认识五种主要的过失:

(1)懈怠;(2)忘了教法(失念);(3)昏沉掉举;(4)不作行(不采取对治),以及(5)作行(采取不必要的对治)。

用以下的八种对治解药来治疗这五种过失:用(1)希求(欲),(2)精进(勤),(3)信心(信),以及(4)轻安(安)来对治懈怠。用(5)观照和记忆教法的文字和意义(正念,念)来对治失念。(6)对这些心的状态保持警觉(正知,知)来对治昏沉掉举。

在禅修期间,当任何这些过失出现时,用(7)努力应用正确的对治解药来对治不作行。当这些过失消失,不再需要对治解药时,你应该(8)让心安住在没有对治解药的自然状态之中,来对治作行。

 

c)专注于让心安顿的九种方法

有九种方法可以使心安顿下来,获得稳定力。

(1)内住,运用已经领受教法的力量,把心住于专注的对境之上。

    (2)续住,透过思考教法、记忆教法意义的力量,持续地把心住于专注的对境之上。

    (3)安住,透过观照的力量― 每当心偏离专注的对境,转移到外在事物上的时候,迅速地加以认请——再度把心住于专注的对境之上。

    (4)近住,心因为过度观照而扩张的时候,藉由一再地收心,把心密切地住于专注的对境之上。

    (5)调伏,心陷入昏沉时,透过源自思考修止之利益的警觉力来调伏心。

    (6)寂静,心产生掉举,失去禅修的喜悦时,思考掉举的过患来使心平静下来。

    (7)最极寂静,透过精进的力量,放弃所有对禅修状态、愉悦的觉受的执着,以及放弃昏沉。

    (8)专注一境,再次透过精进的力量来消除昏沉掉举,尽可能专注一境而达一座修法的时间。

(9)平等住,透过熟悉于专注一境的力量,让心自然而然、毫不造作地住于平等舍之中。

 

修止时,你将体验到你的心逐渐地平静。这个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可以用五种比喻来说明:

(1)禅修如同一道从悬崖倾泄而下的瀑布。念头一个接一个出现。刚开始,生起的念头甚至比往常还要多,因为你觉察到心的活动。

    (2)禅修如同通过峡谷的湍急河流。你的心时而平静,时而骚动。

    (3)禅修如同一条流动轻缓的宽广河流。受到干扰时,它产生波动,否则平静无波。

    (4)禅修如同一个被涟漪微微吹皱的湖面。心的表面微微受到扰动,但心的深处却保持平静,处于当下。

    (5)禅修如同一个静止的海洋。一种坚定不移、毫不造作的专注;在这种专注之中,对治散漫念头的解药是多余的。

 

 

如何修观:

 

修止可以暂时局限负面情绪,却无法根除负面情绪。要根除负面情绪,唯有透过修观才能达成。所谓修观是指在座上修法期间,认清一切现象之真实本质,并在座下修法期间,明瞭万事万物乃是虚幻。因此,“止”是禅修的专注面向,“观”则是禅修的智慧面向。修止让心为修观做好准备,让修行者从修观中,看清一切现象原本就缺乏实质的存在。止与观都应该浸润了慈悲。止与观双运最后将达到平等舍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所有主体与客体的概念都消失了。

 

     由于慈悲总是和智慧双运,因此止观双运既不偏向轮回,也不偏向涅槃。在禅修期间,修行者透过经验觉受来了悟智慧;而慈悲则是智慧的自然展现,并在座下修法期间发展形成。最后,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融合为一,证得不具造作、概念的究竟本质。如此,修行者不再需要修观,而修观与所观之对境都自行消失——如同两条木棍互相摩擦而生火,最后木棍被所生之火燃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