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宝典10
闻思精萃10
精案集锦10
金言晶珠10
简要介绍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八品 发菩提心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3日            来源:智嘎仁波切


  第八品 发菩提心 

  

    趋入佛子如海行之发殊胜菩提心品分三:一、修持诸法根本之二菩提心;二、广说真实发心之理;三、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修持诸法根本之二菩提心: 
  承上启下: 
  慈悲喜舍四无量,如是详细实修后, 
  当修诸法之根本,愿行二种菩提心。 
  世间出世间诸法之根本、诸道之核心、一切众生之引导者、迅速趋向无上宫殿之乘即是殊胜意乐菩提心。因此,我们应当修学发菩提心。《弥勒请问经》云:“弥勒,菩萨若具一法,则弃离诸恶趣、不为恶友所控制、速得无上真实圆满正等正觉佛果。何为一法?即殊胜圆满意乐之菩提心也。弥勒,若具此法,则离诸恶趣,不为恶友所控制,迅速成就无上真实圆满正等正觉菩提佛果。”《菩萨契经》中云:“欲速得无上真实圆满菩提佛果者,当修学殊胜意乐菩提心。” 
  甲二(广说真实发心之理)分十:一、宣说菩提心利益;二、宣说菩提心之本体;三、发心仪轨;四、三诵之必要;五、当生欢喜心;六、学处次第;七、明示二十堕罪及同分;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九、修者补特伽罗次第;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 
  乙一(宣说菩提心利益)分六:一、从三有引向寂灭;二、成为世间之福田;三、增上善根;四、为诸法之根本;五、遣除苦疾获得智慧;六、功德广大。 
  丙一、从三有引向寂灭: 
  脱离烦恼三有海,遣除一切畏忧罪, 
  摧毁业与烦恼行,引导众生趋寂灭。 
  依靠菩提心能脱离三有大海。《华严经》云:“嗟!善男子,菩提心救度众生脱离有海如同大船。菩提心能救脱轮回恶趣之恐怖如同勇士。”又《弥勒传》中云:“善男子,依靠勇士则不畏一切怨敌,如是诸菩萨依靠发心勇士亦不畏一切恶行之敌。”《入行论》云:“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菩提心能遣除一切忧伤与罪业,《入行论》云:“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欲享百种快乐者,恒时莫舍菩提心。”又如《大乘窍诀经》中云:“何人生起无垢无上菩提心,彼断绝一切恶趣与八无暇,此人通达并修持人天之道,不成盲聋,诸根具足。” 
  菩提心能焚尽业惑干薪如同烈火,《入行论》云:“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弥勒传》云:“菩提心能焚尽一切罪,故如劫末火。” 
  此外,菩提心也能引导众生脱离三有获得佛果,《入行论》云:“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丙二、成为世间之福田: 
  虽无现行菩提心,悲心善根日益增, 
  纵入根本慧定时,智慧方便亦双运。 
  身语所作皆具义,成为世间应供处。 
  具有得而未失之发心戒者,即使心处于无分别念入定中,也是与智慧相联,甚至无心五位时福德也会增上。无心五位即是指极睡眠无心、极闷绝无心、无想定无心、灭尽定无心、无想天无心。如《三十颂》云:“远离意识者,眠闷绝无心,以及二等至,无想天无心。”如若具有得而未失之菩萨戒,福德不间断存在。《入行论》云:“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此外,具菩提心者所作所为均有意义。《华严经》云:“善男子,发殊胜菩提心者,彼身所作语所言心所想皆具义,恒时唯成善法。”一切无记行为与善行虽然未立即以现行发心摄持,但因有得而未失之发心摄持,故成为随解脱分善。具菩提心者成为世间应供处。如《华严经》云:“发菩提心者乃人天一切世间之大福田也。” 
  丙三、增上善根: 
  余善果劣将殆尽,发心摄善不尽增, 
  犹如水入澄清海,良田庄稼极茂盛。 
  哪怕是一滴水流入大海,数劫中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增上,良田里栽种一棵苗芽也会茁壮成长。同样,发心所摄持的善法也是如此。《弥勒请问经》云:“弥勒,譬如,流入大海之所有水经数劫亦不尽,弥勒,如是为发心所摄之善法乃至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之间不会耗尽;弥勒,又譬如,肥沃土壤可令任何种子茁壮成长,如是以菩提心所摄之善根亦将不断增上。” 
  此外,随福德分善如芭蕉树一样结一次果就会耗尽,但以菩提心所摄持之随解脱分善并非如此,虽然已经生起暂时、究竟的无量乐果,仍不会殆尽,反而增上,如同硕果累累的妙树。《入行论》云:“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宝箧庄严经》云:“文殊,各种妙树皆以四大所护而增上,文殊,如是善根若为菩提心所摄并回向遍知佛果则增上。” 
  丙四、为诸法之根本: 
  诸法根本大悲心,于世间亦多乐果, 
  寂灭自性菩提因,故当勤发菩提心。 
  《梵天请问经》云:“梵天,此殊胜意乐之菩提心即是诸法之根本,故如种子。何以故?种子可生出苗芽、叶花、果实,如是依殊胜意乐可感受人天之安乐,复成就遍知佛果。”《教王经》云:“大王,汝因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心之善根异熟而感,多次转生于天界享受安乐,多次生于人间享受快乐,今亦成为人天之君主,然大王汝之菩提心善根尚不增不减也。” 
  丙五、遣除苦疾获得智慧: 
  此外,菩提心还有无量功德: 
  此心增福如意瓶,治愈众疾之妙药, 
  智慧日轮除恼月,亦如虚空无垢染, 
  功德无量如群星,恒时利乐之自性。 
  《华严经》云:“菩提心乃一切佛法之根本,故如种子;能增上一切众生之善法,故如田地;焚烧一切罪业,故如劫末火;能灭尽一切不善业,故如地下(藏文之义也不明确);成办一切利益,故如摩尼宝;能拔出沉溺于轮回海中之众生,故如铁钩;为人天非天等世间之应供处,故如佛塔;能实现一切所愿,故如妙瓶。”《入行论》云:“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复是出苦桥,渡众离恶趣。彼是除恼热,东升心中月;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于诸漂泊客,欲享福乐者,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 
  丙六、功德广大: 
  菩提心之福德云,不可思议无有量, 
  如来功德极稀有,广如法界无边际。 
  如是具有菩提心者可受持无量佛法。《菩萨契经》中云:“舍利子,大菩萨若具一法,则受持无量佛法。何为一法?即圆满意乐之菩提心。舍利子,大菩萨若具此一法,则受持无量佛法也。” 
  同样,若具有清净心,则佛陀也会显现种种法相加持他的。《摄正法经》云:“世尊,圆满意乐乃诸法之根本,何者不具意乐将远离一切佛法。世尊,若具圆满意乐即使佛不在世,然虚空、墙壁、树木亦发出法音,意乐清净之菩萨自己观察中亦可获得一切窍诀、教法,是故菩萨当具圆满意乐。世尊,譬如,具有双足方可行走,如是何人具有意乐方可具佛法。世尊,譬如,肢体中首先当具头颅方可生存,如是具有殊胜意乐者方可成就菩提佛果。” 
  发菩提心是对如来的殊胜供养。《德施请问经》云:“诸刹遍七宝,谁以此供养,世间之怙主,谁人作合掌,发起菩提心,此供胜前者,福德无边际。”《圣者月灯经》云:“俱胝那由他刹土,所有无量诸供品,恒时以此供圣士,不及慈心之一分。”《无边法门经》云:“梵天,有三法是对如来之无上供养、承侍,福德无量。何为三法?即发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心、受持诸善逝之正法、如理修持所闻之法义也。梵天,此三法是对善逝之无上供养、承事。梵天,设若如来寿住数劫,供养之异熟亦会耗尽,而此三法之福德不会耗尽。” 
  此外,具菩提心者可从恶趣中解脱,获得殊胜寂灭等有无量不可思议之福德,是应礼处。《入行论》云:“系生死狱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得名诸佛善逝子,世间人天应礼敬。”并且可令低劣变为殊胜。《入行论》云:“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不可思议秘密经》云:“菩提心福德,倘若有色相,则遍满虚空,亦超胜于彼。”《华严经》云:“总之,诸佛出有坏所具之一切善妙功德,此菩提心悉皆具足,故其广如虚空与法界。”如是菩提心是佛为饶益众生而宣说的。《入行论》云:“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具菩提心之菩萨受到赞颂,此菩萨即是大福田,若有人嗔恨之,则罪过无量,其果报将堕于恶趣。《入行论》云:“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此外,《寂灭幻化经》中云:“文殊,于菩萨生嗔心、轻蔑心多久将于地狱住多久,故当披上铠甲。” 
  相反,若以信心对菩萨作善事,也会增上福德。《入行论》云:“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如何增上呢?《趋入定不定手印经》云:“文殊,恒持菩提心。譬如,将十方世界中一切众生之双目挖出,有人将彼等复原,或者将关于漆黑监狱中之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释放,令彼等享受转轮王或梵天之安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信心目视大乘信解菩萨,且赞颂之,则福德胜过前者无数倍。” 
  此外,即使以烦恼心眼看菩萨,也不会堕入恶趣,而会转于善趣,更何况说以信心目视菩萨呢?《圣者宝积经》中说:“昔日有一位乐生菩萨相貌庄严,令人见而生喜。一次,他于舍卫城化缘时,商主之女胜德母见其后生起烈火般之贪恋,以致于命绝身亡,死后转生于三十三天,当时成为天子之彼忆起前世,不禁暗想:奇哉!以贪心而视菩萨,竟然也能获得如是异熟果报,何况说以信心目视、供养菩萨呢?他与五百天人眷属一起来至乐生菩萨前供养鲜花。”另外,即便是因为对菩萨无有信心而堕入恶趣,最后也会依靠菩萨大悲救护而脱离轮回的,以信心结缘具有很大意义并且可以速得菩提。《宝积经》云:“何者虽于菩萨造恶业,且以此转生于恶趣,然依彼菩萨大精进亦可解脱,获得无上菩提。”《入行论》云:“若人因见我,生起信憎心,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又云:“谁令怨敌乐,皈敬彼乐源。” 
  乙二(宣说菩提心之本体)分七:一、总说愿行菩提心;二、广说各自之自性;三、愿菩提心之利益;四、相应之比喻;五、行菩提心之利益;六、圆满资粮之理;七、当生欢喜之理。 
  丙一、总说愿行菩提心: 
  发心为利无量众,欲获真实正等觉, 
  此心可分为二种,即是愿行菩提心。 
  意乐发愿实际行,犹如欲行与正行。 
  所谓之发心是为利他而欲求成佛之心。《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心是指了知事物之本体,心所是指观察彼之差别,此处可承认生起心的同时也能生起心所,发起希求心的同时可获得发心。 
  发心之本体分二:即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指希求获得菩提,行菩提心是指行持彼之法,以意乐发愿与真实行持如同欲行与正行。《入行论》云:“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对此,应当了知诸多分类之方式。菩提心也可分为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二种。《涅槃经》云:“以世俗胜义,分二菩提心。”即是以凡夫与圣者之发心或者以缘外众生与缘内心性而称为世俗与胜义菩提心。《大菩提心经》云:“迦叶菩萨请问世尊:‘世尊,当如何发心?’世尊告言:‘诸法如虚空般无相本来光明清净即称为菩提,生起与彼相应前所未生之心宝即是发菩提心也。’” 
  观待三戒或者三学而言有三种发心。《中般若经》云:“防护罪业心,摄集善法心,成熟众生心,当勤三发心。” 
  发心又可分为四种,即资粮道加行道之信解行发心、一地至七地之殊胜清净意乐发心、三清净地之异熟发心、佛地之断障发心。《经观庄严论》云:“诸地信解行,殊胜净意乐,异熟利他众,断障四发心。” 
  也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之五种发心。《般若二万颂》云:“初业者发心,修炼之发心,见法之发心,解脱之发心,不可思发心,须菩提,未入道者当入道,已入道者当修炼,当具天眼,当修圣道谛,当获得无垢佛眼。” 
  观待六度也有六种发心。《般若二万颂》云:“具六度之心广大无量,与一切声闻、缘觉皆不同。” 
  观待十度有十种发心。善天言:“如是当以内在真实禅定观修十种菩提心。” 
  按照地道分齐有二十二种比喻发心,依据《慧海请问经》中所说之义于《现观庄严论》中云:“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共二十二种。”此等比喻之意义,按次第而言,《现观庄严论释》云:“欲乐、意乐、殊胜意乐、加行、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静虑度、智慧度、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神通、福慧二资、随菩提分法、大悲与胜观、总持与辩才、正法喜宴、同行之道、具足法身。” 
  地道分齐:欲乐如地,意乐如金,殊胜意乐如月,此三者依次是小、中、大资粮道之发心;加行如火,此为四种加行道之发心;布施如藏,持戒如宝源,安忍如海,精进如金刚,静虑如山,智慧如药,善巧方便如亲友,愿度如摩尼宝,力度如日轮,智度如妙音,此等依次是一地至十地之发心;神通如王,二资如王库,随菩提分法如大路,悲心胜观二者如妙乘,总持辩才二者如泉水,此五者是八地至十地之发心;正法喜宴如雅声,同行之道如河流,具足法身如妙云,此三者为十地之发心,以广大智慧与事业利益有情之故。《现观庄严论释·明义疏》云:“初三者为小中大资粮道初业地所摄,下一发心为趋入一地道(加行道)所摄,其下十种发心为极喜地等十地所摄,是见道、修道者之行境。下五种发心为殊胜道所摄,下三种发心是以佛地之加行、正行、后行所摄。”如是发心之详细分类为初业地到佛地之间所摄持。 
  有些人说:此处的最后三种发心对应普光的说法是不合理的,因为佛陀无有后行发心,即佛陀发心不可穷尽或不见边际,因此这里所说的佛地是指大乘阿罗汉向,也就是说十地有加行正行后行三种发心。如《经观庄严论》云:“诸佛子发心,说为犹如云。”所以,二十二种发心是资粮道至十地之间包括的。 
  若问:佛地到底有无发心?象有学道那样后来想获得之发心在佛地是没有的,因为佛已经获得了,而且由于超越了受戒时间也无有以仪轨受菩萨戒之发心,但是佛地却有胜义发心,具有以法性获得之发心,因为此发心得而未失且越来越向上,也就是说具有无舍空性以及利众之无缘大悲故。《中般若经》云:“吾以佛眼彻见一切有情皆具发心而越过东方恒河沙数世间界赴至地狱、饿鬼、旁生处,为利乐彼等众生而说法。” 
  对此二十二种发心,阿阇黎智称认为前三种发心为愿菩提心,后十九中为行菩提心。彼云:“欲乐等三类,为三种愿心,所谓之行心,说为十九种。”实际上应该承认每一阶段愿行菩提心都有。因为愿菩提心是寻求菩提之分,行菩提心是实际行持差别分,每一阶段二者必须具全。 
  发心之所依也是同样,依照唯识宗的观点,最初获得发心必须具备别解脱戒七种6人之一种这一基础。《菩提道炬论》云:“别解脱戒律,恒具七种人,菩萨戒有缘,其余不可受。”按照中观的观点,任何众生都可以得受菩萨戒,不必非要是暇满人身才能得到。如《宝积经》云:“尔时说此法门,天、龙、非天、大鹏、大腹行等无数众生皆发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心。”其实,中观与唯识这两种观点也不相违。发心时虽然未命名别解脱戒,实际上都必须发誓不杀生等,从这一点来说所依是相同的。意思是说具备不损害众生之心才能得到菩萨戒。如果别解脱戒中任何一戒也不能受持,则无法获得菩萨戒,因为与发心学处相违。总之,想受戒的众生为彼地所摄即是身之所依;信心福德等殊胜心是意乐之所依。《宝箧经》云:“若信佛佛法,信无上菩提,信诸佛子行,生起智者心。”处所依也是如此,已受戒之人乃至未出现失戒之因前一直具有菩萨戒。 
  发心之因:菩提心由缘佛陀之信心、缘众生之悲心、听闻菩提心之功德三者生起。《经观庄严论》云:“助因根本力,闻力善习中,生稳不稳固,称他说发心。”其中所说之义指依靠殊胜道友或者经善知识劝导以及听闻是生起不稳固愿菩提心之初因,自己之善习、觉醒种姓、大悲心是生起稳固行菩提心之后因。 
  发心之本体:为他利而不离欲求获得圆满菩提的愿行菩提心所摄六度之本体。《华严经》云:“菩提心即始行他利,具愿行自性之诸波罗蜜多。”也就是说,二种菩提心、三律仪及菩萨戒三者的关系只是一本体异反体而已。发心利他并且行持善法即是愿行菩提心。阿阇黎慧源于《能仁庄严密意论》中云:“二菩提心即不超离为利他而欲获真实圆满菩提。”三律仪:护持自相续为守护律仪戒,利益他众为饶益有情戒,增上二资粮等为摄善法戒。依靠此等戒律皆能防护自相续之诸不善业故称为菩萨戒。譬如,如意宝一本体上也有遣除瘟疫、赐予所欲、遣除黑暗等不同反体。 
  丙二、广说各自之自性: 
  宣说愿行菩提心之本体: 
  愿心本体四无量,行菩提心为六度。 
  《弥勒请问经》云:“弥勒,发愿利他即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真实行持即六度也。” 
  丙三、愿菩提心之利益: 
  何人俱胝数劫中,供养无量数佛陀, 
  仅仅为求自利益,福德不及愿发心。 
  《圣者大涅槃经》中云:“若人有生年,以无量七宝,卧具及神馐,供养一切佛,不及一刹那,为众发愿心,福德无有量。”又云:“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 
  丙四、相应之比喻: 
  佛说刹那间发心,遣除众生微小苦, 
  以此可离诸恶趣,享受人天无量乐。 
  匝哦之女商主因为曾经以四元、八元、十六元、三十二元嘎夏巴货币孝敬母亲而在海岛上受到四名、八名、十六名、三十二名天女迎接,善业穷尽后,又因曾用脚踢母亲的头之恶业所感而步入南方铁室中,金轮转到头上之刹那,他心想:南赡部洲中许多脚踢母亲头的人也必定会来到这里受苦,愿以我所受的痛苦取而代之,使他们不转生于此。瞬间,金轮腾空,他死后转生到兜率天。 
  世尊曾转生为地狱众生嘉巴谢达,在拉火马车时,看到同伴嘎玛热巴拉不动马车,狱卒气急败坏地用铁锤击打它,于是对其生起悲心。当它准备代替其拉车时,狱卒边用铁锤殴打它边说“众生感受各自业力谁有办法”。刹那间,嘉巴谢达转生到三十三天。佛在经中宣说了愿菩提心的无量功德。 
  丙五:行菩提心之利益: 
  行心利益更无量,真实行持遍布故, 
  刹那行持遍胜心,圆满数劫二资粮。 
  如是由殊胜意乐引发的真实行为,一刹那行持的功德是无量的,甚至仅仅发愿的利益也是无量的。《胜月女经》云:“仅思利他心,利益尚无量,何况行利益?”《入行论》云:“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又如《大密善巧方便经》中说:从前,大悲商主杀了短矛黑人,以此圆满四万劫资粮。婆罗门喜星童子二万年间于林中持梵净行,一次去城中化缘,商主之女见其后祈求成家,因遭拒绝而欲死。喜星童子为救彼性命而舍梵行,以此圆满了二万劫资粮。”愿菩提心并非能连续生福德果,而行菩提心则连续不断生果。《入行论》云:“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丙六、圆满资粮之理: 
  宣说每一刹那可圆满许多资粮,同时遣除小乘之邪分别念: 
  三大劫等诸说法,义为速圆或久圆, 
  一生解脱依智力,方便精进及胜智, 
  以此三者而修持,则有无上广大力。 
  如是极为钝根诸菩萨经三十三阿僧祗劫后成佛,即资粮道、加行道经过三大劫、十地中的每一地各经过三大劫。中根者经七大阿僧祗劫后成佛,即资粮道加行道各经过两大劫、见道经过一大劫、修道经过两大劫。利根者经三大阿僧祗劫后成佛。阿阇黎巴雪所著的《中观宝灯论》中云:“利根者经三大劫现前佛果,中根者经七大劫,钝根者经三十三大劫。”关于利根者所经三大劫,《经观庄严论》中云:“三大劫圆满,修行趋究竟。”《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云:“第一大劫从资粮道开始至一地之间圆满;第二大劫二地至七地之间圆满;第三大劫从不动地至佛地之间圆满。”《菩萨地论》云:“资粮加行一大劫,一至七地一大劫,三清净地一大劫。”意思是说,如同田地边缘以内皆算田地一样,一地已包括在资粮、加行道之一大劫中的说法与《瑜伽师地论》中之义相同。如是所说的大劫也是以利根钝根而安立的,利根的三大劫也是根据次第平等积累二资粮而言的,但具有大心力者每一刹那中便可圆满数劫资粮,因此不需要积累三大劫资粮。密宗就利根钝根而言,心力大者每一刹那便可圆满无量资粮,连续修学积资迅速者一生可得解脱的说法是合理的。也就是说,获得灌顶后修生圆二次第即是进入了小资粮道,之后若依靠大精进与大方便勤修,则即生便可获得见道。获得见道后无有生死故即生可以究竟修道,获得菩提果。即获得见道后若欲求则七日也可以成就菩提。《般若二万颂》云:“获得现见诸法清净法眼之大菩萨,若欲求正果,则七日亦可现前无上菩提圆满佛果。”此后,因圆满自在而随心所欲成办一切事业。入声闻、缘觉、大乘者都是依此圣者身现前菩提的。因此,将密宗即生解脱推向劣道实在不应理。密宗是以诸多甚深方便获得见道的。见道之前,显宗密宗在精进与方便上有差别。从此之后,极利根的菩萨与趋入密宗持明者证果的时间无有差别,诸钝根者中修持密宗圣者持明的人可速得解脱。例如,世间上具有大精进、大方便、大智慧者可以迅速成办事情,而普通人却无法成办,以此比喻也可理解。续部中说:解脱并非是从一处至另一处,仅仅是净除内在光明心性之垢,而不是修成本基中不成立的他法,因此也称为捷径成就。 
  丙七、当生欢喜之理: 
  此乃悲心之果树,肩负有情之重任, 
  梵等世间前皆无,为己梦中尚未梦, 
  何况利他菩提心,前无新生当欢喜。 
  《入中论》云:“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是故先赞大悲心。”悲心之妙树肩负着指引无量众生之鸟群的重担。殊胜的菩提心,为自利的父母以及世间尊主梵天等皆不具有,自己以前除了仅仅追求今生利益之外而未生起菩提心,今日生起理应感到万分喜悦。《入行论》云:“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珍贵此愿心,能生诚稀有!”如是稀有之心能成办自他二利,也是对如来的殊胜供养。《入行论》云:“此能令佛喜,真实成自利,亦遣世间苦,故我恒行此。”若未发心,则不能获得佛果,为此也应当发菩提心。《菩提心释》云:“未发菩提心,永不得成佛,成办自他利,无有余方便。” 
  乙三(发心仪轨)分三:一、前行;二、正行;三、后行。 
  丙一(前行)分二:一、积顺缘;二、七支供。 
  丁一(积顺缘)分六:一、受戒之对境;二、清净法器;三、布置所依摆放供品;四、幻化会供;五、如是而行之合理性;六、迎请沐浴佩饰。 
  戊一、受戒之对境: 
  菩提心从上师生,如摩尼宝降所欲。 
  如果自己有观想的能力,则于前方的虚空中观想诸佛菩萨众,并在彼等前受菩萨戒。如《文殊刹土庄严功德经》中所说也可依仪轨而受戒。《菩提道灯论》云:“若未遇上师,依轨亦可受。如文殊刹土,庄严经中说,昔日文殊尊,成阿巴日匝,发起菩提心,成为文殊佛,如是此明说:于诸怙主前,发圆菩提心,为诸众生客,救脱出轮回。乃至菩提间,不生害嗔心,无有悭吝心,不生嫉妒心。当持梵净行,断除罪贪欲,欢喜持戒律,随学诸佛陀。不希求自己,速得菩提果,纵为一有情,住于轮回中。我持无有量,不可思议刹,若持我名号,住于十方界。当清净自己,一切身语业,亦当净意业,不造诸罪业。”当以此种方式而发心。倘若自己无有观想的能力或者想从上师处受戒,则珍宝菩提心也依靠善知识而得,如同宝珠中可降下所欲之雨,一切善法皆依善知识而获得,生起菩提心也依赖于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上师具有菩提心并且精通菩提心学处,有能力摄受我们。《二十律仪》云:“当于持戒精通戒,具能力师前受戒。”又《入行论》云:“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道炬论》云:“贤师前受戒,通达戒仪轨,己持诸戒律,慈悲能传戒,知此为贤师。” 
  戊二、清净法器: 
  功德圆满之上师,为令弟子生欢喜, 
  当说轮回之过患,以及解脱利益等, 
  初中后之诸善法,赞颂无边菩提心。 
  上师应当以如前所说之理宣说轮回之过患与解脱之功德利益以及菩提心赞颂文,转变弟子之心,使其发起菩提心。 
  戊三、布置所依摆放供品 
  悦意供品严饰处,陈设佛像等所供。 
  装饰清洁的房室,散布零星的花朵,安放三宝佛像,摆设香、灯等供品,聚集人天所喜之资具。 
  戊四、幻化会供: 
  观想遍满虚空界,如海云聚佛菩萨。 
  以妙香、乐器等供养,合掌迎请佛菩萨,念诵《月灯经》中的“发大殊胜菩提心,一切众生成佛因,此无非法器有情,祈盼十力尊降临,及时以自大悲力,垂念众生三宝尊,祈请佛陀及眷属,降临于此意幻处。”三遍,观想三宝从十方刹土降临而遍布虚空界。 
  戊五、如是而行之合理性: 
  观想彼临极应理,此为自心清净力, 
  智悲尊主大悲力,佛说如意成所愿。 
  《宝积经》中云:“何人作意佛,能仁住彼前,恒时赐加持,解脱一切罪。”佛陀以遍知智慧了知何人祈祷迎请,以大慈大悲观照,以大神变事业刹那降临。为什么呢?因为佛陀除了利众之外无有其他事业,而此乃利益我等众生之故。佛陀仅为饮食尚且经远途去化缘,而应为发菩提心积福德之众生的迎请,佛亲自降临更是理所当然的。 
  戊六、迎请沐浴佩饰: 
  观想祈请佛菩萨莅临,彼等降临空中。 
  合掌手捧鲜花后,请住供沐衣饰等。 
  观想虚空界的佛菩萨从三千世界自处的无量殿降临,请彼等落坐于日月莲花珍宝垫上。念诵《胜明续》中所说的“一切众生之怙主,摧毁野蛮魔军者,如理了知一切事,祈求世尊临此处”一遍。观想诸佛降临,浴室中有诸多天子天女,手持宝瓶为无量佛沐浴,待彼等沐浴后以浴巾拭身,献上妙衣。再念诵一遍“馥郁一净室,晶地亮莹莹,宝柱生悦意,珠盖频闪烁。备诸珍宝瓶,盛满妙香水,洋溢美歌乐,请佛佛子浴。香熏极洁净,浴巾拭其身,拭已复献上,香极妙色衣,亦以细柔服,最胜庄严物,庄严普贤尊,文殊观自在。香遍三千界,妙香涂敷彼,犹如纯炼金,发光诸佛身。”将诸佛菩萨请入室内于各自垫上落坐。 
  丁二(七支供)分三:一、真实七支供;二、净化自相续之理;三、以此可积无量福德之理。 
  戊一(真实七支供)分七:一、顶礼支;二、供养支;三、忏悔支;四、随喜支;五、请转*轮支;六、请不涅槃支;七、回向支。 
  己一(顶礼支)分二:一、顶礼方法;二、顶礼功德。 
  庚一、顶礼方法: 
  犹如悦意水池中,含苞待放莲花状, 
  双手合掌妙音赞,幻化无数身敬礼。 
  合掌方式如莲花苞状。《大解脱经》云:“犹如莲花苞,合掌于顶上,无数身云聚,顶礼十方佛。”《普贤行愿品》中云:“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庚二、顶礼功德: 
  大地山海微尘数,三界无有如是福, 
  获得身礼所覆处,直至金刚大地尘, 
  同等数量轮王位,究竟获得胜佛果。 
  三界中无有能等同于为发菩提心而顶礼的福德,因为有人仅为自利而顶礼也能获得许多功德。《毗奈耶经》云:“诸比丘,汝等以信心顶礼有如来发甲之塔,于诸同持梵行者未生嗔心的人,其异熟果将享受等同至金刚大地间极细微尘数之轮王安乐,且生于人天中。” 
  己二(供养支)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庚一、略说: 
  以真实财意幻供,无上供品作供养。 
  庚二(广说)分二:一、陈设真实供品;二、意幻供养。 
  辛一、陈设真实供品: 
  以香鲜花酥油灯,净水神馐与华盖, 
  幡旗宝伞器乐声,胜幢拂尘腰鼓等, 
  身与受用诸资具,供养师尊三宝等。 
  陈设无量的庄严供品作供养,《入行论》云:“于诸胜供处,供以香莲花,曼陀青莲花,及诸妙花鬘。亦献最胜香,香溢结香云,复献诸神馐,种种妙饮食。亦献金莲花,齐列珍宝灯。”又云:“金柄撑宝伞,周边缀美饰,形妙极庄严,亦展献诸佛。” 
  辛二(意幻供养)分五:一、供养天物;二、五种无主之供品;三、有主之供品;四、如海等持之供品;五、不共之供品。 
  壬一、供养天物: 
  以诸天界悦意物,无量宫具宝璎珞, 
  歌舞钹声妙赞雨,百种胜饰作供养。 
  观想一切世间天界圆满无量殿、妙音赞叹、普降花雨,供养一切殊胜应供处。《入行论》云:“广厦扬赞歌,悬珠耀光泽,严空无量饰,亦献大悲主。” 
  壬二、五种无主之供品: 
  以一切清净世界中的无主物作供养: 
  以林宝山莲花湖,天鹅翩翩起舞觅, 
  药等妙香如意树,垂枝花果作供养。 
  莲花飘动引蜜蜂,手镯严饰睡莲花, 
  离云日月光令开,悦意青莲皆供养。 
  凉风吹拂旃檀树,散发扑鼻之芳香, 
  山洞岩窟悦意处,清水满池皆供养。 
  秋季夜晚皎洁月,离曜群星所环绕, 
  璀璨千光日轮饰,四洲世界皆供养。 
  铁围山等无数刹,圆满妙欲作严饰, 
  十方如海尘数刹,悉皆供养佛佛子。 
  《入行论》中云:“鲜花与珍果,种种诸良药,世间珍宝物,悦意澄净水。巍巍珍宝山,静谧宜人林,花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又云:“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 
  壬三、有主之供品: 
  妙瓶宝树如意牛,轮王七宝八瑞物, 
  七近珍宝广大物,供养应供大悲主。 
  意幻供养遍满虚空的供品,即以轮宝、宝珠、玉女宝、大臣宝、骏马宝、大象宝、将军宝轮王七宝,白芥子、镜、酪、长寿茅草、木瓜、右旋海螺、牛黄和黄丹八瑞物以及宫室、卧具、靴履、宝剑、衣服、蛇皮褥与林苑轮王七近宝作供养。 
  壬四、如海等持之供品: 
  依照《普贤行愿品》及供云咒等观想而作供养: 
  等持意供遍虚空,内外密之供云海。 
  鲜花妙云饰美宅,药香甘露之云聚, 
  灯光神馐乐音云,赞声海云皆供养。 
  《宝箧经》云:“美丽鲜花妙华盖,鲜花光彩极耀眼,种种鲜花遍地开,悉皆供养佛佛子。观想掌中诸供品,供养一尊佛陀前,如是供养一切佛,仙人等境亦复然。”关于此理《华严经》中也有相同的阐述。又《普贤行愿品》云:“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壬五、不同之供品: 
  内密供品: 
  意幻供云无边际,散布美女持鬘女, 
  歌舞供养天女云,献佛菩萨令欢喜。 
  观想遍满虚空界的金刚色女、声女、香女、味女、触女、鬘女、灯女、花女等将各自供品供养佛菩萨,并且自己所珍爱的身体也献给三宝作奴仆。《入行论》云:“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愿以吾身心,恒献佛佛子,恳请哀纳受,我愿为尊仆。” 
  己三、忏悔支: 
  无始串习之习气,业及烦恼所造罪, 
  成为三有轮回因,忏悔所有一切罪。 
  此处宣说四种忏罪方式: 
  (一)所净罪业之六门:身语意与贪嗔痴。忏悔对境是父母、堪布。忏悔时间即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所忏罪业之本性即十不善业等自性罪,若是出家人,还有不持过午不食等一切佛制罪。《普贤行愿品》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也就是说,包括自作或令他作、或随喜他作遮障善趣与解脱道,并将我们牵引到恶趣受苦的一切罪业。 
  (二)四种对治力:对于自己所造的不善业经常生起后悔心为厌患对治力;造不善业之后又精进行善法为现行对治力;受戒后不再造罪为返回对治力;依靠三宝与菩提心来灭尽、减轻罪业为所依对治力。《宣说四法经》云:“弥勒,菩萨若具四法,则能压制所造所积之一切罪业。何为四法?即厌患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所依对治力。厌患对治力指若行不善业则多生悔心;现行对治力指虽作不善业亦极为精勤行善;返回对治力指真实受戒后获得不再造罪之戒心;所依对治力指皈依佛、法、僧三宝与不舍菩提心。” 
  (三)净罪方法有加行、正行、后行。加行时观想无量佛菩萨并皈依。正行时忆念一切罪业并生起悔心,将自他一切罪业于舌尖上观想一黑团而忏悔,结果从佛菩萨白毫间放光瞬间令罪业清净。后行时观想放射光芒,清净一切罪业,身体变成如水晶球般清净透明。口中念诵《普贤行愿品》或《入行论》中的“我与十方佛,及具菩提心,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是白: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或因痴所牵,随喜彼所为,见此罪过已,对佛诚忏悔。惑催身语意,于亲及父母,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之后分别观察罪业之本体住于何处,于如虚空般的境界中入定,则可清净罪障。《十方广大经》云:“谁人若欲忏罪净,身体端直观真义,真实义中观真义,若见真义则解脱,此乃殊胜之悔净。”阿阇黎宣说罪业之过患,弟子顶礼、供养,披单搭左肩,祈祷净除我的罪业,皈依、发心后观想罪业集于舌尖,念诵“我曾于三宝、堪布、阿阇黎、父母以及其他众生前以贪嗔痴而造的一切罪业,今以改过自新之心,于住于十方的佛菩萨前受持菩提心,为获得菩提佛果而发露忏悔,发誓从今以后不再就犯”三遍,后观修空性片刻。又观想佛菩萨心间放射白光净除自他众生身语意之罪业。之后上师问:“你清楚自己的罪业吗?能否发誓再不就犯?”弟子回答:“我已清楚自己的罪业,并能发誓再不就犯。”“如此便能净除罪障。”“感谢上师赐予忏悔的机会。” 
  (四)依此可清净罪业之理:《弥勒狮吼声请问经》云:“愚者造恶业,不知忏悔罪,智者忏悔罪,不与业同住。”《广戒经》云:“何人造罪业,依善可清净,如日月离云,照亮此世间。”《佛藏经》云:“纵杀父母与缘觉亦可依修空性而解脱。”《业分辨经》云:“造极难忍业,谴责己可轻,猛忏与戒犯,可除罪根本。”《亲友书》云:“何人昔日极放逸,尔后行为倍谨慎,如月离云极绚丽,难陀指鬘乐生同。” 
  己四、随喜支: 
  众生无量之福德,恒时我诚作随喜。 
  若诚心随喜自性善法,则能获得同等善根,并且具有无量福德。《般若摄颂》云:“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深深思维此理而诚心随喜自他之善根。《普贤行愿品》云:“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己五、请转*轮支: 
  为度一切诸众生,请转无上妙*轮。 
  观想:如佛陀出有坏成佛后不说法经梵天供养*轮祈求而说法一样,自己也于上师善知识前祈请说法,《普贤行愿品》云:“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以此净除舍法罪障,从今起生生世世自心不离正法。 
  己六、请不涅槃支: 
  乃至有海未空间,祈请住世不涅槃。 
  犹如昔日珍达居士祈请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不涅槃一样,所有世间界中安住的一切出有坏佛陀、上师善知识最后准备涅槃时,我们应祈请他们乃至轮回未空前长久住世。如《普贤行愿品》中云:“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以此可净除短寿、横死、他人害命之罪业并且获得长寿。 
  己七(回向支)分二:一、善根回向菩提;二、回向之本体。 
  庚一、善根回向菩提: 
  以此善根愿诸众,一同成就正等觉。 
  以希求圆满菩提并且成为菩提心之因而回向自他之善根。《普贤行愿品》云:“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所回向的是自他三世的一切善根。《华严经》云:“众生一切善,过去现未来,回向普贤地,愿皆获善妙。”回向唯求获得佛果。《中般若经》云:“须菩提,此善根当唯为成佛而作回向,而莫为声闻、缘觉及十地而作回向。” 
  回向的目的是为一切众生获得菩提。《中般若经》云:“即为一切众生而回向,而非仅为自己获得佛果,否则将堕入声缘地之故。” 
  回向方式:了知诸法无而显现如梦如幻,善根也如梦如幻而回向。《中般若经》云:“须菩提,当以诸法如梦如幻、善根亦如梦如幻之方式而作回向。”《善贤请问经》云:“何人布施谁,不缘受施者,平等而布施,愿善贤圆满。”若以有缘或贪执心认为善根是实有存在则极不合理。《般若摄颂》云:“佛说如食杂毒食,缘于白法亦复然。”又云:“无相回向菩提因,有相回向非如是。”因此我们应当无缘、无执而回向善根。《现观庄严论》云:“无所行行相,不颠倒体性。” 
  庚二、回向之本体: 
  将善根转为菩提之心与具有殊胜加持之愿文相结合而作回向。《文殊刹土功德庄严经》中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欲乐上,何人发何愿,如是而实现。” 
  回向与发愿之差别:将已作的善法以念诵愿文和心愿作印持称为回向;自己立誓要作尚未作的善法称为发愿。回向主要是依靠施主的欲乐与谛实语之威力而转向菩提的。可是如今却出现一些阿阇黎自己作回向的现象,这是因为施主不懂得如何作回向。本来,施主是真正的回向者,上师及僧众的心应当随施主所念的回向文,边祝愿彼等顺心如意边念诵。回向文应当是一地以上菩萨所说的成实语,而不能是随随便便而作的一般回向文,因此我们也应当念诵圣者所造的回向文。回向时,作回向者观想前方虚空中诸佛菩萨如云密集,念诵昔日世尊转为慈力王以自己血肉布施罗刹时所诵的回向文“此福愿获遍知果,摧毁作害之怨敌,救渡众生皆摆脱,生老病死三有海。” 
  有些人说:以空性印持作回向极不应理,如此作有何用,本来就是无缘的嘛?这是他们未明白此义的表现。所谓的无缘是指所回向的善根如梦,作回向者如梦,回向对境如梦,即三轮体空、无有实执之义,若只观修无有任何善根的空性则显然是断见,所以我们必须断除此种邪见。 
  总之,无论作任何善事都应以加行菩提心殊胜、正行无缘无相智慧殊胜、后行如梦如幻回向殊胜摄持,应当了知若与三殊胜相联,则是所谓的随解脱分善,成为佛道之因。相反,若未以三殊胜摄持,则是所谓的随福德分善,获得一次各自之善果后便穷尽。 
  戊二、净化自相续之理: 
  修七支供之必要: 
  犹如洗净之布匹,染色色彩极鲜明, 
  以此前行净相续,明现正行之胜心。 
  若有障碍生起菩提心的垢染,则无法生起菩提心。若净除障垢,则可生起菩提心,如同脏布上无法染色,印染者洗净布后才能染色一样,所以首先修七支供很有必要。 
  戊三、以此可积无量福德之理: 
  此福德果无有量,遍布法界虚空界。 
  《德藏请问经》云:“何人作合掌,观十方诸佛,顶礼作供养,随喜诸福德,忏悔诸罪业,祈请转*轮,祈请不涅槃,彼之福德量,恒时遍虚空。” 
  丙二、正行: 
  三诵皈依佛法僧,祈佛佛子垂念我, 
  如昔善逝及菩萨,发菩提心守学处, 
  我今为利诸有情,发菩提心守学处, 
  未救护者我救度,未解脱者令解脱, 
  未得安慰我安慰,令诸众生得涅槃。 
  念诵:“我名某某者从今乃至菩提果之间皈依二足至尊诸佛出有坏,皈依离贪寂灭至尊正法,皈依诸众至尊不退转圣者僧众。”三遍。又诵“祈祷十方诸佛垂念我,祈祷住十地诸大菩萨垂念我,祈祷诸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如往昔十方诸佛出有坏、住十地大菩萨为利一切众生而发殊胜菩提心,我名某某者也自此乃至菩提果之间为利一切众生而发广大菩提心。未救度者救度之,未解脱者令解脱,未得安慰者安慰之,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三遍。或者诵“祈祷诸佛出有坏垂念我,祈祷住十地诸大菩萨垂念我,祈祷诸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一遍,其后再念诵《入行论》中的“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诸菩萨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三遍。 
  丙三、后行: 
  当于昼夜三时中,勤发二种菩提心。 
  通过发二种菩提心可趋入菩萨的行列,因此应当护持学处,勤于利益自他之事业,此后恒时以仪轨受菩萨戒。 
  如是而行可使菩提心增上、明显等有诸多必要。 
  乙四、三诵之必要: 
  一诵发愿菩提心,二诵发行菩提心, 
  三诵可令愿行心,获得稳固与清净。 
  《海云经》云:“第一诵、第二诵、第三诵分别发起愿心、行心、令二者更加稳固。”愿行菩提心是一体性,并非是异体性,从仪轨来看似乎不同,但这是从三种不同念诵而生起的不同反体之发心,而并非是异体性的,因为这三者是一心体、一时间、一作用之本性。《菩萨地论》云:“当了知愿行此二心,本体无别,为他利之同体自性。” 
  乙五、当生欢喜心: 
  从即日起我成为,诸众生存之根本, 
  亦得佛子菩萨名,不畏三有利众生, 
  恒时唯勤行饶益,以使人生具实义。 
  从获得菩萨戒那一时刻起,直至未失毁菩提心之间即称为菩萨,我们切莫有损自己的善良种姓,而应当令菩提心增上,数数生起欢喜心,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即便无有利生的能力,也必须发愿。《入行论》云:“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今生我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若问:菩萨有多少种名称?有十六种。如《经观庄严论》云:“菩萨大菩萨,智者胜光明,佛子如来因,能胜佛苗芽,圣者具妙力,商主殊胜称,广福大悲尊,自在具法者。” 
  获得菩萨戒后应当广说菩提心之利益:《华严经·第四十品》中云:“善财童子于文殊前发心后,为寻菩提心学处而从南方去往南方。尔时至尊弥勒正于南方海滨由毗卢佛严饰的具藏宫殿中为数十万菩萨眷属所围绕而说法。善财童子从五百由旬外望见此情景后兴奋不已,急忙顶礼。弥勒菩萨见后伸右手为善财摸顶,并向诸眷属赞颂善财童子言:‘且看意乐清净者,坚财之子名善财,寻求殊胜菩提行,来至智者我面前。’又言:‘善来善来慈悲汝,善来弥勒坛城中,善来寂静调柔尊,行持之时疲倦否?’善财童子合掌请问:‘圣者,我若真实趋入无上菩提正道,不知该如何励力而持菩萨行,请您明示。’弥勒菩萨答言:善男子,你已为善知识摄持。何以故?善男子,菩提心乃诸佛法之根本,犹如种子;可令一切众生善法增上,犹如良田……。”直至如点金剂、如珠宝等直接宣说了二百五十种比喻。之后又说:“菩提心具有此等及其余无量利益。”若想详知,当阅此经。 
  乙六(学处次第)分三:一、应时之理;二、广说自他相换等;三、具足正知正念之理。 
  丙一、应时之理: 
  如是发心后当宣说严守学处之次第: 
  清净善心良田中,生长二菩提心苗, 
  为令清净及增上,应当严谨守学处。 
  光明的心性通过发菩提心而变得更为清净,诸魔怨敌不能从中作梗。《十法经》云:“宝珠自性者,光芒之源泉,倘若勤擦拭,较前胜二倍。具足佛性者,发起菩提心,净二边行境,诸魔不能害。”生起菩提心苗芽后,唯当想方设法坚持不退此心,净除垢染,增上善法。其中最殊胜、最主要的学处是守护自心。《入行论》云:“故我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又云:“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若纵狂象心,受难无间狱,未驯大狂象,为患不及此。若以正念索,紧拴心狂象,怖畏尽消除,福善悉获至。” 
  丙二、广说自他相换等: 
  若问:应当如何护持菩提心、净化菩提心、增上菩提心呢? 
  为此而广说: 
  观想众苦自取受,自之安乐施众生, 
  愿至菩提不离此,轮番修炼施受法。 
  愿学处修四无量,为断违品当护心, 
  行心学处行六度,为断违品当精进。 
  守愿行菩提心学处即护持菩提心;为断除二者之违品而精进即是净化菩提心;轮番修自之安乐与众生之苦相互交换即是增上菩提心。如是菩提心学处若归纳而言,即是常生欢喜、广积善资,唯行善法,肩负起利益一切众生之重任,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入行论》云:“勿怯积资粮,习定令自主,自他平等观,勤修自他换。” 
  最初听到利益众生的广大事业与菩萨行,不要想“我怎能作到这样呢”而懈怠,而应精进而行,这是基础。应当如是思维:诸低劣的众生尚且能获得人身,我若从今起精进行持则必定能成就菩提果,佛经中说低劣的有情也能获得菩提,从这一点来看,我成就菩提又有何困难的呢?《入行论》云:“不应自退怯,谓我不能觉,如来实语者,说此真实言:所有蚊虻蜂,如是诸虫蛆,若发精进力,咸证无上觉。”《妙臂请问经》中云:“妙臂,此外,菩萨当如是了知:转为狮、虎、犬、狼、鹰、共命鸟、乌鸦、猫头鹰、蜂虫蚊蝇等众生尚且能获得佛果,我已转为人身,为何不竭尽全力获得菩提,当不退精进而行;妙臂,此外,菩萨当如是了知:成百上千人若已证得佛果,我无论如何也要证得佛果。”又《宝箧庄严经》中云:“大悲尊主观世音菩萨至斯里兰卡,见耶扣谋杰大城市粪便处住有成百上千种昆虫,尔时观音菩萨化为蜜蜂形相,发出嗡嗡声,义为顶礼佛陀,其余虫类听此亦随念顶礼佛陀,从而以智慧金刚摧毁二十种萨迦耶见,终皆成为菩萨,名为口香,往生到极乐世界。” 
  从另一方面来说,无边无际的众生都曾作过自己的父母,为救度此等老母众生也必须精进修法。何时住于轮回各趣的一分痛苦若少许用于精进修持菩提道上则早已成佛了。遗憾的是,以往未能如是精进而致流转于轮回中,如今若依然如故,则仍将流转,因此我们必须精进修持正法。如果为了他人少许劳苦都不能忍受,那么比此更难忍受、无边际的痛苦更是无法忍受,所以应当以坚持安忍、无有厌倦之心修法。《宝鬘论》云:“诸住无量时,为无量有情,求无量菩提,行无量善法。菩提虽无量,则四无量聚,无须经长时,如何不能得。由无边福德,及无边智慧,身心所有苦,迅速得消除。罪感恶趣身,生饮渴等苦,彼止恶修福,他生则无苦。由痴生心苦,贪嗔怖欲等,彼因无依慧,速离诸心苦。所有身心苦,不能损恼故,直至世间尽,度生如何厌?有苦时虽短,难忍何况长,无苦而安乐,时无边何妨?彼既无身苦,心苦云何有,悲愍世间苦,由此长住世。成佛时虽长,具慧不怯弱,为尽过德圆,此应常励力。” 
  此外若想,为利众生而长久住于三有中岂能忍受?并非如此,因为具有菩提心,所以是享受安乐,而不是感受痛苦,由此也必定能够堪忍。《入行论》云:“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故应除疲厌,驭驾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宁退怯?” 
  又因为一切众生是如幻如画如虚空之自性,本来未生而显现,所以实有利众事业是不必要的,为此也当生欢喜心。《亲友书》云:“当知自心如河水,以及土石与绘画。”又《宝积经》中云:“譬如,纵然经过恒河沙数劫虚空亦无有厌烦、无有灰心。虚空亦无有生、灭或毁、散。何以故?虚空无实之故。若任何菩萨了知诸法无实则不生厌倦、失望之心。”应当以此种方式修持菩提道无有厌倦地利益他众。 
  此外,按照大乘窍诀中所说,应当思维十三种道理而利益众生。如何思维呢? 
  (一)如是一切众生都曾屡次作过自己的父母,为父母时无一不是慈爱饶益我,为了报答他们的大恩大德,我也必须利益众生。《圣者涅槃经》中云:“此大地土抟成豌豆许丸用以衡量一有情为自父母之数,则作成之丸可数尽,然一有情为自父母之数却不可胜数。” 
  (二)若不精勤报答曾利益自己的众生,则将会被不感恩图报的沉重负担所压,因此为报恩德也必须利益有情。《广戒经》云:“诸地诸山海,非为我负担,不报众恩德,乃我大负担。” 
  (三)如果一切众生都幸福快乐,那么也无需饶益。然而,由于为我们造罪而受轮回恶趣痛苦压迫,因此为偿清宿债我也必须饶益有情。 
  (四)一切众生虽然无不希求安乐,不愿受苦,可是,因对此愚昧而唯一遭受痛苦折磨,为解除他们的痛苦我也必须行利众事业。 
  (五)无量众生未能蒙受往昔诸佛引导、调伏,我若不引导他们,则已断绝了大乘种姓,为了那些无依无怙的众生我也必须行利众事业。 
  (六)为了调化那些由于我执我所执而被烦恼业风所吹的颠倒众生,我也要发愿尽力精勤利益有情。 
  (七)虽然诸法是无我空性,但众生却未证悟,应当以大悲心引导这些如梦有情,若未引导他们,则已泯灭了大悲种姓,由此我也应当成办利他之事。 
  (八)我已发心利益众生,若未利益则违犯了自己的学处,由此也应当成办利他事业。 
  (九)我漂泊于轮回中也是由于曾对有情生嗔心等烦恼所致,如今此等众生成为我修菩提道之殊胜对境,由此也当成办利众事业。《入行论》云:“如此利众者,今已圆证果。” 
  (十)若直接利益他众则间接可成办自利,由此也必须利他。《入行论》云:“亦成自利益。” 
  (十一)若利众生则令诸佛欢喜,因此必须利众。《入行论》云:“除悦众生外,无余可悦佛。” 
  (十二)发心后若不成办利益众生之事业,则堕入声缘乘,由此也必须利众。 
  (十三)证悟了不缘我与众生如虚空般的胜义谛,则于世俗谛中利益如梦般的众生也是无有困难的,由此也当成办利众之事业。 
  总之,应当发心乃至仅有一个众生未从轮回中解脱前我愿为度之而住于轮回中,日日夜夜无有厌倦地精进,若能于百俱胝劫令一个众生相续中生起一刹那的善心,也应当以最大的勇气尽力而为。《经观庄严论》云:“佛子依胜勤,成熟诸众生,为生一善心,千万劫不厌。”当以此种方式利益众生。 
  生起四力:《入行论》云:“以欲坚喜舍。”信解力:因诚信菩提心功德而断恶行善。《入行论》云:“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稳固力:如果我未发菩提心也就另当别论了,已发菩提心再舍弃无论如何都成恶业,如是思维后当锲而不舍。《入行论》云:“轨以金刚幢,行善修自信。”舍弃力:偶尔在不损害众生的情况下舍弃轻微的学处也是开许的。《入行论》云:“遇畏宴会等,暂舍轻微戒。”欢喜力:以欢喜心成办利众事业受持学处。《致弟子书》云:“谁为他利纵然断头颅,亦如莲花欢喜目视之,为自利处白伞所遮地,亦将视为锐利之剑锋。”当以此种方式发心。善法是应取或者是善趣与解脱之因,故当恒时行持。《入行论》云:“首当量己力,自忖应为否?不宜暂莫为。”又云:“因昔净善业,生居大莲藏,芬芳极清凉;闻食妙佛语,心润光泽生;光照白莲启,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前子。”应视众生为我所,因为一切众生无不成为过自己的父母与亲友,故当利益彼等,而且众生是修持菩提之福田,由此也当饶益他们,又能令佛欢喜,因此更应当成办利众事业。《入行论》云:“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又云:“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 
  自相平等有共同与不共二种,共同自他平等在四舍无量心品中已宣讲过。不共自他平等:如对一个怨敌,首先对其作母亲想,再观想:如同自己向往暂时获得安乐、究竟成就佛果一样,他也无有差别,所以愿我能尽力利益他。如是而修。从一个众生到等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之间而观修。 
  自他相换:修不共自他平等达到修量后,观想:将自己的一切安乐、善根全部取出施与他,以此福德愿他暂时转生善趣、究竟获得佛果。他的恶业痛苦犹如换衣服般自己取受并成熟于自相续,自己承受他所要感受的恶趣等诸多痛苦。应当诚心诚意修自他相换,心缘于一个众生直到一切众生之间修炼。以此可清净无始以来的深重罪业并且灭尽后世所要感受的恶趣之诸多恶业,获得众多安乐。《入行论》云:“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反不成佛,。” 
  对此,有些人说:“如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如此代受众生之苦是不合理的,因为自己将永远堕于轮回中之故。此外造不善业时若以意乐回向菩提,则也应成善法,因具有殊胜意乐而回向之故。”虽然此言属于魔王的论调,但也应当予以答复:按照你们的观点来说,若因利他发无边愿而堕落轮回中,那么文殊菩萨也应当漂泊于轮回中了。因其所发之愿中言“为每一众生,愿住无边际”故。 
  所谓的自他相换实际上并没有与众生直接相换,如果直接相换也是极妙的,因如此也是广大福德之故。观想相换的众生与自己二者都是自心,而且他人的痛苦不会成熟于自身,自己的安乐也不会迁移到他身。佛在经中说业果不移,《百业经》云:“自造之业不迁移他身,他众之业亦不成熟自身,自受自己所积之业果,一切众生为业暗所遮。”罪业不是善根,不能作为回向之因,而是恶趣与痛苦之因。经中也说“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任何经中均未说过“此罪根回向无上菩提”之故。所以,具有善根以意乐回向可成为菩提之因,不能作为因即使回向也不会成为菩提之因,就像将此虚空回向菩提也不会成为菩提之因一样。因此,这种观点甚至想也不能想、听也不能听,更何况说真正跟随承认了。 
  关于清净、增上菩提心之理下文中还有说明,在此不作广说。 
  丙三、具足正知正念之理: 
  恒以知念不放逸,断恶行持如海善。 
  依靠正知、正念、不放逸,可防护戒律根本之自心,使其不被烦恼所染污。即应当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来护持自心。忆念持菩提心之功德与失菩提心之过患而不失正念,忆念菩提心之本体而不失正知,如箭弦般小心谨慎至关重要。为什么呢?若失正知正念,则失毁善法,罪业刹那间无勤而产生。《入行论》云:“惑贼不正知,尾随念失后,盗昔所聚福,令堕诸恶趣。此群烦恼贼,寻隙欲打劫,得便夺善财,复毁善趣命。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离则思诸患,复住于正念。”必须以了知菩提心之利益与失菩提心之过患,轮回过患与涅槃功德等清净正知而护心。例如,世间的老人历尽沧桑,知晓善恶,从而弃恶从善。因此,日日夜夜应当具足正知而修持一切善法,并且观察自己之三门善与不善业出现的情况如何,以石子等方式计善恶之数而断恶行善,此乃以正知护持三门。《入行论》云:“再三宜深观,身心诸情状,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如是主要护持正念正知。彼论云:“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 
  此外还要以不放逸护持自心,依靠自己对治烦恼为知惭,担心被他人耻笑而防护不善业为有愧,知惭有愧才是不放逸之本体,当依此而防护烦恼。此外,也要具足断除烦恼修持解脱善法之不放逸。《大乘阿毗达摩杂聚论》中云:“何为不放逸?无贪、无嗔、无痴,具足精进而修习诸善法,守护自心防止一切有漏法,可成办世间、出世间一切善妙,乃为不放逸也。”也就是说,若具足不放逸则可实现一切善法、善妙,若不具足,则无法实现。佛经中也说不放逸为一切善法之根本。《亲友书》云:“佛说不放逸甘露,放逸乃为死亡处,是故汝为增善法,当敬恒具不放逸。”《三摩地王经》云:“布施持戒安忍等,所说一切诸善法,根本即此不放逸。”《顶宝龙王请问经》中云:“何为不放逸?凡行持诸善法者皆为不放逸。菩萨不放逸可获得菩提果;不放逸是菩提分诸法之根本;智慧诸法之来源;积累受持一切善法;不毁昔所闻之法;摄受一切应摄之法;远离一切障碍之法。” 
  若未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摄持,则以前所具有的闻法等功德也会失毁,仅有的信心、闻慧、精进也被堕罪之垢所染而变得不清净,以致于不能从轮回恶趣中解脱。《入行论》云:“心无正知者,闻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复住正念。纵信复多闻,数数勤精进,然因无正知,终染犯堕垢。”也就是说,时时刻刻应当观察自心,如果实在无法避免散乱,则应当行持顶礼、转绕等散乱性的善法,万万不能造不善业。住于静处时也应当修持禅定等胜义善法,不要浑浑噩噩度日。所作任何一件事尚未圆满之前不能从事许多其它事,因为如此会成为所作之事的违缘。诸如布施之时,持戒虽然也很殊胜,但应当在不破戒的基础上,放下持戒,精进布施。因此观察此等之时间、开遮、胜劣之差别是十分重要的。《入行论》云:“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思已欲为时,莫更思他事,心志应专一,且先成办彼。如是事皆成,否则俱不成。”《匝那嘎论》云:“前事未完办他事,二者不成徒劳因,一足尚未落地前,抬另一足跌倒因。”《入行论》云:“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集学论》中云:“如同药树未成熟之前应当予以保护,若已成熟则当利他,此身未得圣者位前不能舍弃,当保护也。”《入行论》云:“悲愿未清净,不应施此身。”以此说明作微小善事时若与广大善法相违则放下小事,六度善法也是如此,若与上面的学处相违则应行持上面的学处,搁置下面的学处。《入行论》云:“施等波罗蜜,层层渐升进。”《宝积经》中云:“何者以喜心,百年作布施,不如一日中,守持净戒胜。”了知此等教证中所说之理而护持学处至关重要。 
  于此略说一日中的法行之次第、饮食之次第以及平时的威仪法:首先清晨起床时应当随念三宝与菩提心而起,若发现昨晚梦中造罪则应立即忏悔,若梦中行善则当随喜,因为白日与夜晚心之习气相同。《中般若经》中云:“舍利子,倘若白日修持智慧波罗蜜多而增上,则梦中修持亦增上,梦中与白日无有差别之故。”之后,应当依照前述之仪轨受菩萨戒,因为昼夜所失毁的少许支分戒需要恢复、未失者也需要增上。 
  享用饮食之时应当随念三宝而将食物分为四份,一份作供养,一份为突然的来客作准备,一份作食子布施罗刹女之子鬼神等,一份自己食用。或者,一份供养三宝,一份供养护法神,一份自己享用,一份布施鬼魔。《摄行论》云:“食当分四份,首先净供尊,其次于护法,广大施食子,自己享用后,余食施鬼魔。”或者,按照律蒇中所说将食物分成三份,第一份供养三宝,第二份为暂时可能到来的沙门、婆罗门或王族准备,第三份自己享用。进餐时应当以四想而享用:于食物作不净想;心中生起厌烦想;为利益腹内虫类而食想;身体作驶向菩提果之大船想。不应以增长贪爱之心来享用饮食。 
  食量:腹内四分之一空置,四分之二进食,四分之一饮水。《入支论》云:“腹内二分食,一分为饮料,一分风等住,分为四等份。”或者,依照《十七事·食事品》中所说:“腹内分三份,二份为饮食,一份空放置。”如果饥饿,则对腹内虫类有害、产生各种疾病,并且无力作事;若过饱,则有恶臭,许多病源体入内,不能入等持等出现此类过患。《入行论》云:“己食当适量。”应当以此方式而用餐。最后以无常观念诵进餐回向文:“愿国王施主,以及城市中,所住诸众生,恒时得安乐。” 
  行走时,眼观一木轭许处,观察途中含生,心不散乱而行。《般若摄颂》中云:“观一木轭许,行时心不乱。”双目垂视,若有人来,则微笑着说“您好”。出现恐怖之时,可四方观瞧。《入行论》云:“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之后,到树下等处坐禅或诵经等行持善法。 
  若有人想在自己前闻法,则应观察其根机,对于心不调柔、略知一二便傲气十足者,应按《月灯经》中所说而言“如你尊者前,我岂敢说法,你乃大智者”等摧毁他人傲慢之词。如果对方实在想听法,则观察其根器后方可说法。讲法时如果对智慧浅薄者说深法,则会导致闻法者因舍法而堕恶趣。《般若摄颂》云:“闻后愚者舍法因,舍法堕入无间狱。”对大乘根机者也不能说小乘法。《入行论》云“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 
  如果法师是出家身份,那么在无有陪同者的情况下,不能单独为女士传法,因为如此将成为梵净行之违缘以及他人诽谤之处。《入行论》云:“莫示无伴女。”又《白莲经》中云:“智者任何时,为女众传法,切莫独与行,相处或共坐。”对于不恭敬之人等也不能说法。《入行论》云:“无病而覆头,缠头或撑伞,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 
  其后,于广阔的地方坐在庄严的狮子座上,无有追求名闻利养等私心而以利他之心传法。《白莲经》云:“清洁悦意处,敷设宽广垫,绸缎所严饰,身著净法衣,恒无少贪欲,饮食衣卧具,座垫与法衣,妙药皆不思。不受任何物,智者恒祈愿,我众生成佛,为利世说法,等思我乐具。”当以此中所说之方式而说法。遇到任何众生应当无有我慢、轻视、不敬而先微笑再说悦耳语。《月灯经》云:“如满月柔笑,于男女老幼,恒说正直语,调柔无我慢,智者恒时言,世人悦意语,智者永莫说,生畏散乱语。”说悦耳语、赞叹语者自己无有损失,令对方心情快乐。《入行论》云:“一切妙隽语,皆赞为善说,见人行福善,欢喜生赞叹。暗称他人功,随和他人德,闻人称己德,应忖自有无。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我今无损失,来世乐亦多,反之因嫉苦,后世苦更增。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对于胜过自己者作导师想,与自己同等者作道友想,低于自己者作眷属想,比自己年长者作父母想,较自己年轻者作子孙想,与自己同龄者作兄弟想,如此恭敬对待所有的人。《十法经》中说:“身语意远离造恶业,于堪布生起导师想,阿阇黎生起堪布想,对同持梵净行之老、幼、中者皆说敬语,恭敬承侍。”《本生传》云:“谁亦无法欺智者,调柔依止善知识。亲近于彼虽未求,彼之功德亦熏染。” 
  即使是暗地里也不应造恶作罪,甚至不能稍纵放逸。《本生传》云:“未被见中造罪业,犹如食毒岂得乐,天尊瑜伽士诸众,以清净眼必定见。”思维暇满难得以及佛难值遇之理而不放逸。《护境眷请问经》云:“利世佛陀大仙人,俱祗劫中难出世,今已获得暇满时,欲解脱者怎放逸?”为护持佛法而保护此身免遭轻微病害并将其作船想,尽力以衣食等调养身体,保持健康,不能以无意义的念修等残忍的苦行折磨身体。《入行论》云:“念身如舟楫,唯充去来依,为办有情利,修成如意身。”《中观四百论》云:“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积大福德。” 
  应当观想无常,希求菩提。《七童女传》中云:“终舍之身命,观如草露珠,若长久修习,则获大安乐。”一般来说,人们会舍弃财产而保护生命,对于发心等广大佛法,应当不惜生命予以护持。《教王经》云:“吾为护身舍财产,为护生命舍身财,为护正法可舍弃,财产身体与生命。”恒时观心,发现过失立即舍弃,如此则不会被烦恼所害。《梵天请问经》云:“若知心过失,智者不依过,若常观自心,获净寂灭果。” 
  此外,牙签、唾液、鼻涕以及大小便等也应当弃于众人不用之静处掩埋,《入行论》云:“牙木与唾涕,弃时应掩蔽,用水及净地,不应弃屎尿。”戒律中也说粪便不能弃于水泉等处。 
  同样,在用餐时我们也应当注重威仪,《入行论》云:“食时莫满口,出声与咧嘴。”坐于何处,尤其坐于上师面前、大庭广众之中,身体威仪一定要庄严。不能躺着,放肆、伸足、搓手等,应当端坐,身体姿态尽力作到庄严。《入行论》云:“坐时勿伸足,双手莫揉搓。车床幽隐处,莫会他人妇,世间所不信,观询而舍弃。” 
  此外,跑跑跳跳、开怀大笑、弄姿作态等凡是身语意一切不寂静的行为皆当禁止,缓慢调柔为主。《花鬘论》云:“歌舞赌博跑跳等,众人皆见并效仿,已入严重罪业门,违越戒律命根因。”如是而行必将远离菩提,因此必须断除放逸行为。《护境眷请问经》中云:“未护三门行放荡,不敬具慢贪心强,不灭烦恼具重惑,此等之人离菩提。” 
  自己相续未寂静调柔之前不能调伏他人。所以首先应当使自相续寂静调柔。《赞无边功德颂》中云:“自未调柔虽说具理词,言行相违不能调他众,汝思为利无边有情众,自未调柔精进而调柔。”《宝积经》云:“未渡不能度他人;未解不能令他解,盲人无法指引路,解脱者能令解脱,具目者能导盲人。”又《十法经》中云:“我为救渡一切众生而精进,为令一切众生解脱而精进,为令一切众生寂静调柔而精进,若自己尚未调柔,不寂静、不护根门,则非为我所能,故当寂静、调柔、护根门。” 
  此外,蒙受他人利益,应当感恩图报,遭受别人损害,则当作为行善与修持菩提之因,一切行为中如慈母般忍耐疲厌,将自己视为比他人低下,行走缓慢、无论办何事、言何语均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甚至梦中也不该诽谤、贪嗔他人。 
  白日上午、中午、下午,夜间初夜、中夜、黎明六时中念诵《三聚经》(即顶礼、忏罪、回向)等功课。《入行论》云:“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应当唯以行持善法度日。《经观庄严论》云:“佛子诸行为,随根机行境,以合理言词,利众为先行。” 
  若广说,则如《华严经·清净行境品》中所说:“菩萨进入房屋时当发心愿一切众生到达解脱城中;睡眠时发心愿获得佛陀之法身;作梦时观想愿证悟诸法如梦;醒来时发心愿从无明中苏醒;起床时发心愿获得佛身;穿衣时发心愿著知惭有愧之衣;系腰带时发心愿皆结善缘;坐于垫上时发心愿获得金刚座;向后靠时发心愿获得菩提树;点火时发心愿焚毁烦恼薪;火燃起时发心愿燃亮智慧火;饭熟时发心愿获得智慧甘露;进餐时发心愿获得禅定食;外出时发心愿从轮回城中解脱;下梯阶时发心愿趋入轮回利益有情;开门时发心愿开启解脱门;关门时发心愿阻塞恶趣门;上路时发心愿趋入圣道;上行时发心愿一切众生享受善趣安乐;下行时发心愿断绝三恶趣;遇到众生时发心愿亲睹佛陀;落脚时发心愿饶益众生;抬足时发心愿拔除轮回;眼见佩装饰品者时发心愿获得相好之饰;见无装饰品者时发心愿具足清净功德;见满器时发心愿功德圆满;见空器时发心愿过患空无;见喜爱之众生时发心愿喜爱正法;见不喜爱之众生时发心愿不喜有为法;见安乐之众生时发心愿获得佛之安乐;见苦难众生时发心愿遣除有情之一切痛苦;见患者时发心愿摆脱疾病;见报恩者时发心愿报答诸佛菩萨之恩;见不报恩者时发心愿于邪见者不报恩;见反对者时发心愿能消灭一切处道;见赞叹之情景时发心愿赞叹诸佛菩萨;见他人说法时发心愿获得佛陀之辩才;见佛像时发心愿无碍面见诸佛;见佛塔时发心愿见众生之应供处;见人经商时发心愿获得圣者七财;见人顶礼时发心愿获得人天导师佛之无见顶相。” 
  此外,应当对一切无义的散乱事生起厌烦心并观无常。在地上乱涂乱画、草率行事、妄念纷起等出现散乱时,以正知正念立即断除,身体所作,口中所言,心中所想皆应转向正法。晚上睡眠时身势右卧,头朝北,随念死亡,将三宝观于自己的顶上,心安住于如虚空般的法性中入眠。《入行论》云:“睡如佛涅槃,应朝欲方卧。”昼夜六时中应当于佛像、佛塔等三宝所依前念诵《普贤行愿品》或得贡瓦巴阿阇黎所著的《七十颂愿文》等而发愿。 或者诵《菩萨戒二十颂》,此义在《宝鬘论》中云:“于诸佛正法,僧众及菩萨,恭敬皈依已,顶礼应供处。消灭诸罪业,广修众福德,诸有情福善,一切皆随喜。我合掌顶礼,请转妙*轮,直至有众生,请佛久住世。我以所作福,已作及未作,愿一切有情,皆发菩提心。愿有情无垢,根圆离无暇,正行得自在,正命悉具足。愿诸有情等,手中具财宝,诸资具无量,尽生死无竭。愿一切女人,恒为胜丈夫,一切有情明,戒足愿成就。愿有情妙颜,端形大威光,见者悦无病,得大力长寿。成方便善巧,愿解脱诸苦,安住三宝中,具足佛法财。修慈悲喜心,离惑住等舍,施戒忍精进,静虑慧庄严。圆满诸资粮,相如极显明,不思议十地,愿不断进行。我亦以彼德,及余而庄严,远离一切过,于有情胜慈。有情意所求,诸善修圆满,愿恒常断除,诸众生苦恼。诸世间异生,为怖所懊恼,但愿闻我名,远离大恐惧。见念闻我名,诸异生净信,离错住真实,定圆满菩提。愿一切生中,五神通随行,愿于诸有情,恒常作利乐。诸世间异生,欲作众罪业,愿彼等无损,恒时顿遮止。如地水火风,药及旷野树,愿众生恒常,随意而受用。于生如爱命,随彼极爱我,众罪咸归我,我善施众生。何时有有情,未得解脱者,我虽得菩提,誓愿住三有。”如是昼夜各念诵三遍,则可获得无量福德。《宝鬘论》又云:“故于像塔前,抑或余亦可,昼夜诵三遍,此二十颂偈。”“上述诸福德,设彼有形状,恒河沙世界,亦不能容纳。” 
  另外,修持菩萨乘三藏中所说之教义而度日。为什么呢?虽已获得了如梦般短暂的暇满人身,但也是如水泡般无常,依此身若未得道,则以后也难以得道。 
  1 七大:所缘大、修习大、智慧大、精进大、方便善巧大、正性修习大和功业大。 
  2 慈法八德:长寿、妙颜、种姓圆满、自在圆满、辞严、具大名望、丈夫身、具力。 
  3 五种精华:藏医中所说的五种滋补药品:蔗糖、炼酥、蜂蜜、芝麻油与食盐。 
  4 形象化修饰法:用比方摹拟被比事物性状,加以形象化后,不用同、似等词,使二者形成一体以修饰其词句。分为二十类:省格、不省格、省或不省格、全部、支分、总体、一支、相应、不相应、参差、提高、相违、原因、双关、同况、异况、否定、平分、双重与歪曲。 
  5 《瑜伽师地论》:本书分:本地分、摄抉择分、摄事分、摄异门分、次摄释分。藏籍说为无著所著,汉籍说为弥勒所说。唐玄奘译,共一百卷。汉籍五分次第,本地分、摄抉择分之后,次摄释分、次摄异门分、次摄事分,与藏籍次第有异。 

  6 别解脱戒七种,即别解脱戒之依报有七种,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或男居士、优婆夷或女居士;正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