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
民族服装
工艺画卷
舞之韵味
海螺之音
服饰浅析
学而时习
国学精粹
文房四宝
琴棋书画

民族服装分类介绍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3日            来源:智嘎仁波切


民族服装汉族服装


    “汉服”又叫华夏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正朔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解释了“华夏”的意义和内涵。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同时更是华夏文明礼仪的一部分。
    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只能算是中国服装,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更多的是特定时代和历史事件等原因形成的,更具有特殊时装概念。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一般不用扣子或隐扣(后期少数形制露扣),主要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此外辅助使用布扣(称“纽襻” 区别于北方民族后期发展的“一字扣”、“盘扣”)。汉服的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由于简洁美观且属于古已有之的样式为妇女喜爱的穿着(另外男子也穿着,称“男子衣裳(襦裙)”)。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簪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出行戴帷帽、幕篱的。

    1644年清军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中国的统治、强压华夏民族反抗意识和民族自尊,通过民族文化打压的方式,在顺治二年六月十五日(1645年7月8日)颁布“剃发令”称:“自今布告之后,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予辩,严惩不贷。”满洲贵族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北方汉族人民被迫屈从。之后清军以武力迫使南方汉人也剃发,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顺治二年七月初九日(1645年8月29日),清廷又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改穿满服或满化服饰。这就是所谓的“剃发易服”。


民族服装回族服装
    圆顶白帽,用白布缝制而成。帽口比帽顶略大,边缘浅,以能戴到上耳根部为宜。一般为里、面双层,有的在帽顶添上阿文。威宁回族中圆顶白帽,是男子服饰的标志。阿訇和阿文学生常戴,节日时则绝大部分人都戴。盖头和鸠尾式包头,是威宁回族妇女穿戴中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标志。盖头以青色、白色或浅绿色布料做成三角形状头巾。节日期间,部分妇女戴之。鸠尾式包头,以青色绿帕或青布包成,发不外露,中间形状似鸠尾,为回族妇女常扮头饰,稻田坝一带中老年妇女中尤为流行。
    威宁北部、西南部的回族服饰,与云南昭通、鲁甸接壤,男性多包白帕而不露头顶,或戴白帽而不折边。阿诡的白帽顶绣阿文,上装多为短便衣,少数穿长衫,裤脚7-9寸宽。姑娘喜戴耳坠,通常一只坠一个银铃,少数一只坠配两个银铃,以轻便、秀气为宜。不包包头,戴绣花勒子或顶红、绿色方巾,头发多系独辫。上身穿着大襟短服,腰系绣花围腰,讲颜色,求鲜艳。脚履精制绣花鞋,手戴银镯头,银戒指。婚后包鸠尾式包头,发不外露,衣服稍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色彩由鲜变素。老年妇女,头上多包白包头,鸠尾包头外勒白头巾。

    西南部与会泽、宣威为毗邻的乡村,青壮年男子大多头包青、蓝、白布,成大套头。身穿紧身短对襟衣,袖口细而短,几件叠加而穿。衣扣多用胶线或布条结成,又有用古铜毫银毫钱币焊作纽扣者,成对成排。有的上衣,外套褂褂。褂褂用青蓝布裁前,白线缝制,下沿八个衣袋相连,黑白相间,色泽分明,异常醒目。裤子为大裤脚,裤口最宽者须用解放前八幅小布缝成,腰部折成皱褶。已婚男子腰系白布挑花腰带,带头有须,下拖至膝头,行走时随风飘动。已婚男子的腰带,体现着女方手工针线的好孬,是评价女方的依据之一。男子多履挑花的布耳草鞋。部分青年喜用青丝帕或白布包于头上,黑、白交叉均匀,有棱角,俗称“喜鹊花包头”,双耳佩戴银耳坠。婚后多挽髻,套髻罩,上别银插簪,有的头上再系一串小银铃,行走时,铃声叮当,清脆悦耳。上穿大襟短衣,常用天蓝色布料,系花围腰。下装依上装而配,一般以衣裤不同色彩为宜。脚穿大花鞋,多为大红大绿的满帮花,有的鞋头上缀一朵红缨。


民族服装满族服装
    满族服饰主要分四部分:
    帽饰:满族女人无帽,男人有帽,分礼帽、便帽、风帽、毡帽、坤秋帽(女子冬季御寒);
    服饰: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装(即长袍)、马褂、坎肩、套裤。旗装不分季节,男女均可以穿。马褂则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时穿着。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裤是无裤腰的棉裤筒,以两条背带固定,多为老年妇女冷天的穿着。满族人穿长裤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以便出行。
    鞋饰:男人的鞋为布底纳绑,鞋脸镶嵌双皮条。冬天穿猪皮或牛皮靴,年迈老人多数穿高腰毡鞋。女人穿鞋下窄上宽、鞋脸尖端突出上翅、两侧绿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桩鞋。具体有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头鞋、尖头鞋;
    佩饰:满族人佩带的饰品分骨饰、石饰、珠饰、金银饰等。选戴哪一种首饰要根据地位身份,一般说首饰的好坏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低、家庭的贫富。 

满族的传统服饰是旗装与马褂。

    旗装,满语称"衣介".分为单,夹,皮,棉四种.这种"衣皆连裳"(古代上为衣,下为裳)与汉族的汉服主要形制之一上衣下裳的两部分衣和裳有明显区别。它是满族男人喜著的服饰,也叫大衫,长袍。满族男子穿的旗装,其样式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原为满族骑射时穿用的圆领(无领 后期发展习惯加一假翻折领),大襟,窄袖,四面开禊,左衽,带扣绊,束带,适於骑马射猎.满族妇女穿的旗装,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有的多至十几道,穿起来匀称苗条,婀娜多姿.有一种女式旗袍叫"大挽袖",把花纹绣在袖裏,"挽"出来更显得美观.满族妇女所穿旗装,从样式到做工都十分讲究.在旗装领口,衣襟,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才算是美.旗装的样式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开禊从四面改成了两面;下摆也由宽大改为收敛;袖口也由窄变肥,又由肥变瘦,使其穿起来更加合体。


民族服装藏族服装
    藏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其服饰基本结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穿用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被。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久而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藏族服饰的这种基本特征大约远在战国以前就已形成,至今仍保留了浓厚的高原民族特点。
男女皆爱饰物
    各地藏族男女特别讲究饰物,饰品的质地较多,有银、金、珍珠、玛瑙、玉、松石、丝、翡翠、珊瑚、琥珀等。运用广泛,有头饰、发饰、鬓饰、耳环、项链、胸饰、腰饰、戒指等。造型美观,多为自然形状。妇女都喜欢戴珊瑚、玛瑙、项链和银质佛盒;男子普遍佩戴各种腰刀、火镰等饰物、也有戴耳环、戒指和手镯的。
配色大胆精巧

    藏族服饰的另一特点还突出地表现在色彩的依次递增和构图上。牧区皮袍的花边,常用蓝、绿、紫、青、黄、米等竖立色块,依次组成五彩色带。女皮袍的肩部、下摆和袖口,常用近10厘米宽的黑、红、绿、紫色条纹依次排列。她们常用十字纹样的花领袍和靴上作装饰,给人以“慈善”、“爱抚”、“与人为善”的联想。她们大胆地运用红与绿、白与黑、赤与蓝、黄与紫等对比色,并且巧妙运用复色、金银线取得明坑邙又和谐的艺术效果,配色十分大胆、精巧。


西藏女性的服装服饰文化
    西藏妇女身段苗条、腰肢柔软、面貌姣好,而且她们非常喜欢打扮,也善于打扮。雅鲁藏布江边的农村少女,外着黑氆氇无袖长袍,内穿红、白或绿色衬衫,腰系鲜艳如虹的氆氇围裙,脚踏花纹美丽的“松巴”靴,乌黑的头发掺进五色丝线扎成大辫盘在头顶,朴素清新,温柔和善,犹如一朵田野的格桑花。
    牧女服饰具有草原的气息,质感极强的光皮藏袍,裹着健硕的身躯;皮袍镶嵌黑、红、绿色宽边;腰间挂各种银质或铜质工具,例如奶钩、针套、火镰、火石、牧鞭、小刀等等。它们同时也是和腰身相配称的装饰品。牧女爱将头发梳成无数细辫披在身后,发披缀满珊瑚、贝壳、松石和银币等等。夏日牧野,草地青绿,盛装牧女三五成群,长裙曳地,款款而行,满身佩饰发出悦耳的声音。
    拉萨妇女的装束又有独特的风韵,她们的长袍往往用深色绸缎、哔叽、氆氇制成。夏天穿无袖长袍,里衬各种花色绸衫,腰带紧束,以衬婀娜多姿的身材。春秋穿带袖长袍,冬天则穿皮袍,长及脚裸。盛装的拉萨妇女,头戴珊瑚、松石做的头饰,名叫“巴珠”;耳带金银镶绿松石的耳坠;左手戴银镯,右手戴白海螺。白海螺从小戴在手上,据说死后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彼岸。脖子上挂蜜蜡珠,胸前悬挂银盒,内装护身佛,或者种种圣物。这些装束,我们从今天节日庆典斟酒女郎的身上,仍然能够看到;藏戏和歌剧舞台上也时有出现。

    不过,拉萨妇女,特别是年轻的女性,无论服装,还是装饰品,都朝着简便、适用、美观、更能显示身体线条和审美情趣方面发展,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展现出多种新款式。


民族服装苗族服装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易于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其服装的主要色调亦不尽一致,所谓 “白苗”、“黑苗”、“花苗”、“汉苗”等就是依据所着服色或服式而来的自称或他称,也有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的。 其实,同一种称呼之严,不同地域的妇女服饰也各各不同。同是“白苗”,麻栗坡一带的人,上着圆领开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镶衬,内着白色衣,领围胸襟露出白衣,额部以白巾交错而缠,白巾上又缠黑巾,黑白分明;而镇雄、威信一带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长衣,下着绉褶花裙,凡领边、袖口、围腰都以五色丝线镶绣,以宽约五寸,长达丈余的青黑布缠头,突出的白色在于裹白布绑腿。
    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可谓是“有意味的形式”。例如,文山“花苗”,在其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的领边、袖肘绣有红、黄、蓝、白等花纹,纹路多呈花状、江水状,据说这些花纹象征着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红、绿波浪花纹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错纹代表田埂,花点代表谷穗。禄劝、武定、安宁一带的大花苗爱披加花披肩,上绣三道方形图案,与苗族古歌上“格蚩尤老练兵场广花三道”的说法正相符,所以,传说它象征古代的练兵场和令旗,披肩两头的花纹代表过去京城的城市和街道……这些服饰的来由,大多与上古九黎三苗与黄帝逐鹿中原,战败后从黄河流域退到长江,又退到云贵高原的历史有关。因而,苗族的衣装图案并非每个能织会绣的男女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织绣,什么地方饰什么图案,什么图案表示什么,什么身份年龄的人该饰什么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

    文山等地的“偏苗”,上着青色右开襟衣,下着裙,长及脚躁,以黑布绑腿,未婚女子挽发鬃,并将发鬃偏朝一边,已婚女子,偏发上插一把木梳;“花苗”,上着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领边袖肘绣有红、黄、蓝、自等色花纹,纹路多成花状,江水状,据传说,这些服饰花纹都是苗族过去居住地方的象征,如红、绿波浪花纹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错条纹代表团埂,花点代表谷穗;下着绍稻花裙,长至膝,系围腰,扎白布腰带,腰后接绣花巾一幅,腔裹花纹绑腿,挽发于顶,盘成髻,婚后女子鬃上插木梳,然后用青黑布巾将发鬃缠成乎顶大盘状,顶心有木梳露出;老年妇女,又有用深色线缠发,并将之娩成上小下大、长约半尺的“角”状。麻栗坡县一带的“白苗”,上着圆领开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宽约三寸黑布镶围,内着白色衣,领围胸襟有白衣露出,下着黑布长裙,头缠高约一尺高巾,其巾分两层,额部以白巾缠成交****状,白巾上又缠黑巾数围,黑白分明。镇雄、威信一带的“白苗”,上着青黑色斜襟长衣,下着经榴花裙,长至膝,以宽约五六寸、长约一丈之青黑布缠头,胸有方块花胸巾,系围腰,裹白布绑腿,凡领边、袖口、围腰,皆以五色丝线镶绣。屏边等地,“黑苗”着黑布花边裙;“花苗”着麻布花裙;“青水苗”着青色布裙;“绿苗”着青、蓝布衣;“青苗”衣服、头帕咸用青色布。苗族女子皆佩银饰,文山一带“白苗”颈套大银圈;花苗耳坠大银环;有的胸前悬银牌,戴圆圈、方镯、戒指,行走时银饰琅铛,桶裙摇晃,极富有民族地方特色。苗族男子一般着对襟衣或斜襟齐膝长衣,下着宽边大裤,腰束丝带,以青黑帕缠头,顶部有发露出,十分朴实。


民族服装水族服装

    水族老年男子平时多穿灵便的对襟衬衣和便服,节日或其它欢庆盛典中穿长衫。水族妇女的服饰有五种:一是蓝色长衫,靛青色长裤,胸配绣花围腰,围腰上端至颈部挂银项链,围腰中部两侧系提花飘带拖于身后,脚穿法钩穴花鞋或元宝盖绣花鞋,左额发间斜插长梳,外包一块六尺左右的白帕,未婚女子衣服有领,佩花围腰,穿花鞋;已婚女子除与未婚女子有上述相同之处外,坎肩、衣襟、袖口、裤脚等处都有绣斜面青布大绲边。二是衣脚狭小,热天包头帕,头巾扎于颈后发结盘于顶,外包花硌方巾。三是衣裤均是纱质纤细、染工深透的青紫色回纹布料,戴围腰,围腰上的银链和飘带极讲究;四是长帕包头,用一块白毛巾横扎,衣裤均镶花边,衣长近膝。五是缩短至臀的大襟衣服。


民族服装瑶族服装

    有白裤瑶、青裤瑶、长衫瑶,其服饰也各有特色。长衫瑶女子着"超短裙",其特点是外面穿中长裙,里面穿超短裙,超短裙的数量为七、九、,十一条不等,各人穿的数量多寡视家境而定,但必须是单数,这么多的短裙穿在里面,中长裙的外面又用一条布带栓住,勒出曲线,因此长衫瑶的妇女人人都显得肥臀丰腰,体态迷人。白裤瑶男子穿的是潇洒的白马裤,裤长仅及膝盖,黑带束口,有绑腿,具有典型的狩猎特点。白裤瑶女子的上装,是两块布料松散的由袢联在一块,顶端开一圆孔,前幅布多为青色,后幅多浅蓝或深灰,绣有花纹图案,下装四季穿裙。


民族服装朝鲜族服装
    朝鲜服 ,韩国叫한복(韩服),朝鲜叫조선옷(朝鲜服)是一种传统的朝鲜族服装,受汉服襦裙影响较大。朝鲜服的特色是设计简单和衣服上并没有口袋。
    朝鲜服按不同的场合而分为不同类型,包括:日常生活、典礼和特定场合。典礼服饰是在一些正式、隆重的场合时穿著,例如婴儿满月、婚礼和葬礼。
    李氏朝鲜时代,后妃、公主、翁主,以及贵族妇女进宫时,会穿著称为“堂衣”的朝鲜服,上衣的前襟和后襟长到及膝的程度。男女外出时会穿著称为“周衣”的长外套,女性有时会用周衣遮盖头部。
    朝鲜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朝鲜民族的传统服装。朝鲜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士朝鲜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一袭朝鲜服透露着东方伦理和超世俗之美的完美结合。
    朝鲜服还可掩饰体形上的不足,使体形较矮的人看上去较高,较瘦的人看上去则较丰满,增添女性之美。如今,大部分朝鲜国民是已习惯穿着洋装西服,但是在节庆日,或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女性的朝鲜服是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带缚住宽大的裤脚。上衣、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甚至加刺明艳华丽的锦绣。朝鲜传统服装-朝鲜服女装由短上衣和宽松裙子组成,显得十分优雅,男装由上衣和裤子组成.作为白衣民族,朝鲜服基本色为白色。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身份其着装的穿法、布料、色彩不同。
    朝鲜服是能按服装的颜色和衣料演出各种感觉的衣服。一般来说,上衣用亮色、下衣用暗色最为古典。

    女子朝鲜服的情况是:传统的色彩安排是红色裙子淡淡的浅绿色或白色、蓝色短上衣,蓝色裙子则配红色或白色、黄色短上衣。此外,紫色裙子配浅紫色短上衣,深紫色裙子配粉红色或玉色短上衣.。


民族服装服装款式
    民族服饰款式纷繁,各自有异。大体上有长袍和短衣两类。穿袍子的民族一般戴帽蹬靴,穿短衣的民族多缠帕着履。袍子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蒙古、满、土等民族的高领大襟式,有藏、门巴等族的无领斜襟式,有维吾尔等族的右 斜襟式等,还有坎肩式长袍。短衣有裤和裙之别。
裙子款式有百褶裙、筒裙、短裙、连衣裙等。无论是袍、衣、裙、裤,不同的民族在结构、工艺、风格等方面都有差别,同是高领大襟袍,有开叉和不开叉的,有前后开叉的,有前后开叉和周围镶边的、黎、傣、景颇、德昂等民族妇女都穿筒裙,但黎族为棉制锦裙、景颇族为毛织花裙、德昂族为横条纹裙,而傣族多为市购布料裙。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生活、文化素养和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的差异,从而导致民族服饰的多种多样,应该说这是民俗服饰的特点之一。 中国少数民族的刺绣、蜡染等工艺相当发达,并广泛用于服饰装饰上,是民族服饰的又一特点。 刺绣是各民族普遍喜爱的工艺,一般运用在头巾、腰带、围裙以及衣襟、环肩、下摆、袖口、裤脚、裙边等易损部位,既起装饰作用,又有实用价值。刺绣包括桃花、补花、绣花等多种工艺,绣花的手法有平绣、o绣、编绣、结绣、盘绣等,花纹图案有自然景物,吉祥图案和几何纹样等。
民族服装现今发展

    其实全球服装界已经刮了很久“中国风”民族服装, 而中国取得的一连串举世瞩目的战果又给“中国红”、“中国蓝”、“中国结”赋予了更强劲的流行力量!尤其是2008年奥运之后!消息说欧洲有许多国家都掀起了一次次中国热,民族服装、家居、化妆等流行领域都彰显着此起彼伏的“中国风”。木棉道中国风民族服饰有着许多值得探索,研究的内容和使用价值,并且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充满东方人的智慧与哲思,许多国际著名品牌服饰以中国传统服装中的图案纹样,工艺手法,款式造型为创意的出发点,赢得了世人的瞩目。象旗袍的各种装饰手段诸如立领、盘扣,镶,滚,绣等,还有各种标志性服装的造型如清代的披领,箭袖,官帽,补子等等诸如此类都深受世界和国设计师的青睐,在其设计的生涯中常常加以借鉴。  国内已有很多品牌在探索中国风民族服饰(木棉道、才子),只不过规模都很小,局限于一部分服饰。截止到2010年,国内做的比较不错的是木棉道这个品牌。是在网上销售最具中国风情的民族个性服饰(包括男装、女装、童装、鞋、配饰、家居等物品)的公司。


民族服装国外服装
    世界各国的民族服装品种繁多,各民族的服装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苏联的民族服装就有几千种式样,阿富汗的披掩全身的斗篷式女装查连(chadri),菲律宾的由纱雅裙(saya)和班诺萝上衣 (panuelo)组成的女套装他侬(terno),日本的和服,印度的女装纱丽,印度尼西亚男女皆穿的围裹裙莎茏(sarong),苏格兰的男式褶裙凯尔特,夏威夷的直统型连衣裙姆姆(muumuu),印第安民族的披风式外衣庞裘等。



文章来源于网络